1 이보연, "중화민국 전기 미술정책과 미술학교의 대응 발전(1912~1928)" 한국미술연구소 (42) : 225-253, 2016
2 이보연, "중화민국 삼민주의 문예론의 출현과 의미: 미술론을 중심으로" 한국동양예술학회 (38) : 149-178, 2018
3 秦孝儀, "革命文獻79" 中央文物供應社 1979
4 侯一民, "關于北平藝專學運的片斷回憶" 6 : 24-27, 1988
5 尹東平, "評藝專美展和徐悲鴻的畵" 2006
6 李樹聲, "訪問林風眠的筆記" 2 : 21-23, 1990
7 劉元玺, "西遷時期(1937-1946)國立藝專國?專業敎育史證" 中國美術學院 2015
8 林文錚, "藝術運動社宣言" 1998
9 鄭朝, "藝術搖籃: 浙江美術學院六十年" 浙江美術學院出版社 1988
10 宗眞, "藝術家的生活問題" 1 (1): 1936
1 이보연, "중화민국 전기 미술정책과 미술학교의 대응 발전(1912~1928)" 한국미술연구소 (42) : 225-253, 2016
2 이보연, "중화민국 삼민주의 문예론의 출현과 의미: 미술론을 중심으로" 한국동양예술학회 (38) : 149-178, 2018
3 秦孝儀, "革命文獻79" 中央文物供應社 1979
4 侯一民, "關于北平藝專學運的片斷回憶" 6 : 24-27, 1988
5 尹東平, "評藝專美展和徐悲鴻的畵" 2006
6 李樹聲, "訪問林風眠的筆記" 2 : 21-23, 1990
7 劉元玺, "西遷時期(1937-1946)國立藝專國?專業敎育史證" 中國美術學院 2015
8 林文錚, "藝術運動社宣言" 1998
9 鄭朝, "藝術搖籃: 浙江美術學院六十年" 浙江美術學院出版社 1988
10 宗眞, "藝術家的生活問題" 1 (1): 1936
11 中國國家畵院, "藝爲人生 徐悲鴻的學生們藝術文獻集" 紫禁城出版社 2010
12 蔡元培, "蔡元培全集續編" 商務印書館 1991
13 林文錚, "百年中國美術經典3" 海天出版社 1998
14 本校同學, "現代美術家畵論作品生平: 林風眠" 學林出版社 1999
15 方人定, "現代中國畵的反時代性" 3 (3): 8-39, 1935
16 黃宗賢, "格局重構與視野轉換 : 抗戰時期中國美術家的文化抉擇" 5 : 1-6, 2013
17 林風眠, "林風眠談藝錄" 中國靑年出版社 2014
18 喻琴, "林風眠與藝術運動社的美育實踐" 1 : 84-89, 2016
19 黎麗娜, "林風眠早期藝術活動 : 以1934年國立杭州藝專第四屆展覽會爲考察點" 4 : 211-, 2009
20 商勇, "林風眠在1929年敎育部全國美展中的角色轉變" 4 : 97-101, 2015
21 林文錚, "杭州藝專藝術敎育大綱" 13 : 1998
22 徐悲鴻, "新藝術運動之回顧與前瞻"
23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, "敎育部次長馬叙倫播講敎育宗旨稿"
24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, "改革敎育方案"
25 楊超, "抗戰時期國民政府文藝政策的演變及其對美術發展的影響硏究(1936-1945)" 浙江師範大學 2014
26 田漢, "我們自己的批判: 我們的藝術運動之理論與實際" 2 (2): 2006
27 徐悲鴻, "惑" 5 : 1-2, 1929
28 柯偉林, "德國與中華民國" 江蘇人民出版社 2006
29 曹慶暉, "徐悲鴻美術敎育學派芻議" 6 : 116-123, 2013
30 王震, "徐悲鴻年譜長編" 上海畵報出版社 2006
31 林風眠, "序文. 原載藝術論叢" 中正書局 2014
32 "師範學院藝術學系學制及課程設置. 國民政府敎育部?案. 中國第二曆史檔案館藏. 全宗號五. 案卷號2317"
33 龐薰琹, "就是這樣走過來的" 三聯書店 2005
34 屈義林, "大師風範總如新 : 小記徐悲鴻先生與我的師生情" 1 : 36-39, 2004
35 何勇仁, "國防文化運動底下的繪畵" 1 : 37-38, 1936
36 朱京生, "國立北平藝專三敎授罷課與國畵論爭事件考察與?究(下)" 1 : 29-, 2015
37 崔曉蕾, "國立中央大學敎育學院藝術專修科的西畵敎學硏究(1928-1937)" 中國藝術硏究院 2013
38 王石城, "呂鳳子與國立藝專. 呂鳳子紀念文集" 江蘇人民出版社 1993
39 李中華, "南京第二曆史檔案館. 北平藝專. 北平藝專籌設改組的有關文件6. 國民政府時期. 敎育類檔案. 全宗號五. 案卷號 02242"
40 이재령, "南京國民政府期敎育界 紛糾의 背景과 樣相" 28 : 303-325, 1998
41 劉海粟, "劉海粟啓示"
42 林風眠, "什麽是我們的坦途. 原載民國日報新年特刊"
43 蔡元培, "二十世紀中國美術文選上卷" 上海書畵出版社 1999
44 朱應鵬, "二十世紀中國美術文選" 上海書畵出版社 1999
45 萬新華, "也談民國時期國立中央大學師範學院藝術學系的中國畵敎學" 4 (4): 204-216, 2011
46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, "中華民國史當案資料彙編5(1)·敎育(1)" 江蘇古籍出版社 2010
47 中國第二歷史檔案館, "中華民國史檔案資料彙編5(2)·敎育(1)" 江蘇古籍出版社 1994
48 蔡元培, "中國近代敎育史資料彙編學制演變" 上海敎育出版社 2007
49 厲道誠, "中國美術會與中國美術之新動向" 1 (1): 99-, 1937
50 "中國美術會第三屆職員一覽表" 1 (1): 116-, 1936
51 國立杭州藝術專科學校組織大綱, "中國美術學院七十年華" 中國美術學院出版社 1998
52 徐悲鴻, "中國美術之精神山水斷送中國繪畵原子惰性之一種"
53 王祺, "中國繪畵之變遷及其新趨勢(續)" 10 : 5-, 1934
54 華天雪, "一段確定與不確定的曆史: 徐悲鴻在星馬(上)" 8 : 124-128, 2008
55 郭建玲, "ʻ戡亂文學ʼ的鼓?與作家的ʻ離心傾向ʼ: 1945-1949年國民黨的文藝政策及文學活動" 2 : 149-168, 2007
56 李中華, "1917-1937年北京國立專門美術敎育硏究" 中國藝術硏究院 2005